图片: | |
---|---|
名称: | |
描述: | |
有兴趣的朋友可思考思考,并参与讨论。
问题:下列说法错的多还是对的多?
1。LSIL由低危HPV引起;HSIL由高危HPV引起。
2。细胞挖空化仅出现于成熟细胞,幼稚细胞无挖空。
3。CIN1、CIN2、CIN3与SCC是一个必然的连续进展过程,没有前面的连续进展,是没有直接的SCC的。
4。CIN3与SCC的患者可能不再具有病毒传染性,即健康男性与其发生性行为,不易感染该型HPV。
5。LSIL是HPV感染中表层细胞所致;HSIL是HPV感染底层或储备细胞所致。
6。通常来说,LSIL患者的HPV传染性较HSIL和SCC患者的更强。
7。HPV复制全过程由其自身独立完成,并不需要细胞分化与成熟的帮助。
8。HPV所致的疾病属性传播疾病,不会通过非性方式传播。
9。CIN1不会进展成高级别CIN或癌,但CIN2有可能进展成CIN3,CIN3有可能进展成浸润癌。
10。CIN1不属于癌前病变;CIN2与CIN3属于癌前病变。
11。一部份LSIL由HPV引起,一部份LSIL与HPV无关。
12。对同一病例来说,HC2较PCR检测的可靠性更高。
13。挖空细胞形成是HPV释放病毒颗粒的需要。释放病毒颗粒后的细胞其胞浆也会从释放孔中漏出而致细胞死亡。
14。完整的HPV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;非完整颗粒的HPV病毒成份(含DNA)并不具有感染性。
15。HPV感染后自愈是因机体的免疫力作用。HPV感染后长期不愈是因免疫耐受与基因整合共同作用。
16。HPV存在于细胞中,体液如宫颈粘液、阴道分泌物、精液、汗液、唾液、粪便、尿液、腔膜腔积液中不含有病毒。
17。挖空彻底与不彻底是形态学描述,其实质仅是角蛋白破坏的多少,如此也可解释挖空细胞的“搭桥现象”。
18。虽然HPV疫苗具有很好的预防HPV感染的效果,但接受疫苗注射后的女性仍有可能感染该疫苗免疫型别的HPV。
HPV与宫颈癌密切相关,关于HPV的研究非常热门,而且有不少学说都是存在争议的。
我们现在对HPV的认识应该说只是对HPV研究的一些主流学术观点的赞同与否。
关于对HPV的检测,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产品,是很难比较可靠性或者谁更好的,打个比方,如果你支持HPV分型与宫颈癌筛查没有关系,那么你会认为HC2是好的产品;如果你支持HPV分型(区分哪一种高位亚型)与宫颈癌筛查关系密切,那么你会认为不能分型的HC2是没有意义的产品。
把HPV的生物学行为与细胞学的改变和组织学的发展联系起来体会,才是我们学习的重点。
关于HPV的话题实在是太多,文章科研也实在太多;其实以下问题可以讨论,但是很多东西在没有弄清楚之前直接说成定论还是值得商榷的;就我个人了解的知识试着来分析以下问题;如果有不对之处请网友指出,仅仅出于讨论或抛砖引玉之用,同时希望更多网友参与到老巴提出这么多问题上来。 1。LSIL由低危HPV引起;HSIL由高危HPV引起 (LSIL超过80%的可检测出HR-HPV感染)。 (挖空细胞不仅出现在成熟细胞,不成熟细胞也可以出现;比如说宫颈的湿疣癌里面的挖空细胞是成熟还是不成熟呢?还有不成熟化生来源的挖空细胞呢?) (这个也是有争议的,有一种粘膜下浸润癌,表层上皮看不到CIN改变;具体的进展的机制至今没有弄清楚;再说CIN1-CIN2-CIN3-SCC的进展顺序也只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;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必须经历每一个阶段,有没有跳跃性的进展;比如还有一种快熟进展型的SCC只有1-3年从原来检测是阴性就进展成癌,因为没有办法用人来做宫颈癌的实验模型——违背伦理) (CIN3以上级别的患者不是不具有病毒的传染性,是其传染性跟CIN3以下级别相对而言低,这也是一个大样本的统计学观点;但是到具体的个人,还要取决该患者所带的病毒的型号,每个型号的病毒传染性都是不一样的;另一方面接触者是否易感病毒不仅取决于传染源的病毒含量,还与接触者免疫力、身体粘膜是否破溃等等多方面因素。) 5。LSIL是HPV感染中表层细胞所致;HSIL是HPV感染底层或储备细胞所致。 (现在相对比较容易接受的观点是:是HPV感染是从基地储备细胞或幼稚细胞开始;LSIL和HSIL都是上皮全层的病变,只是在LSIL患者中其病变细胞还能分化成熟,而HSIL分化成熟能力相对而言比较弱,但是癌的时候可以出现成熟和不成熟的细胞;所以没有一种观点能完全解释这个现象) (跟4是一个问题,没有本质差别) (HPV复制也需要载体,同一类型的HPV在人体不同部位可以导致不同的疾病,具体过程太复杂,我也闹不清) (不是HPV的每种类型都是性传播疾病,还可以通过亲密接触传播等等;HPV现在已经发现200多种型,每一型的传播方式不是完全一样) (CIN1有少部分进展CIN2+,大部分转归,还有一小部分停滞状态) (目前大多数学术观点这样认为,但是有人认为CIN1也可以累及腺体就属于癌前病变,因为其处理方式等同于CIN2;但是有人反对CIN1能累腺体,累腺都属于CIN2+;公婆都有理,自己看着办)。 (大样本量统计有意义,单一标本来说意义不大,没有一种检测办法对一个样本来说不出错,对和错都是50%)。 (只是一种学术观点,但是是否能作为一个结论为时尚早;人们对HPV的认识还只是开始,太多太多的未知在。。。。。。) (只是一种学术观点,但是是否能作为一个结论为时尚早,HPV感染后长期不愈是因免疫耐受与基因整合共同作用,可能还有其他很多因素。。。。。。) (HPV不只存在于细胞中,体液也可以存在,比如说宫颈粘液、精液等等;比如说如果粘液不存在怎么性传播呢?只是这些生存环境不利于它的复制和繁殖。。。。。。) (其实质不只破换角蛋白还破坏非角蛋白等组成细胞质的成分,是否能解释搭桥现象证据不是很充分,也只是一种学术观点而已,还没有得到完全认可)。 |
qingxincao 离线
HPV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低危或高危的分别上,感染时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。一过性感染、持续性感染、瞬间感染、隐形感染等,感染—免疫应答—细胞变化—持续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的多个环节都可以出现hpv感染或细胞变化停滞、逆转、消失。目前比较大众的认识是高危型的HPV的持续性感染是宫颈癌的病因。
在粉蓝医疗科技(杭州)有限公司网系列丛书《妇科细胞病理学诊断与临床处理》一书中有比较详细的讲解;本站的杨斌老师在这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与理解。欢迎大家继续参与讨论。
以下是引用海浪信使在2011-7-22 17:13:00的发言:
HPV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低危或高危的分别上,感染时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。一过性感染、持续性感染、瞬间感染、隐形感染等,感染—免疫应答—细胞变化—持续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的多个环节都可以出现hpv感染或细胞变化停滞、逆转、消失。目前比较大众的认识是高危型的HPV的持续性感染是宫颈癌的病因。 在粉蓝医疗科技(杭州)有限公司网系列丛书《妇科细胞病理学诊断与临床处理》一书中有比较详细的讲解;本站的杨斌老师在这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与理解。欢迎大家继续参与讨论。 |